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2022年版)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一)考试性质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针对高等学校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实行的一项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对规范高等学校教师任用标准,促进高等学校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和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组织领导、广西壮族广西招生考试院负责实施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考试结果将成为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
(二)考试目的
通过本学科的考试,考查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申请人对高等教育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高等教育教学问题,使申请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观、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高等教育现象、发现高等教育规律和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的能力,把高等教育学的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养成现代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
二、命题依据和原则
(一)命题依据
根据此《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参考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材《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6月第1版),结合广西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反映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引导考生职前准备,充分发挥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考生学习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养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2.科学性原则。
符合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遵循考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选用素材紧密联系高校教师工作实际;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语言表述规范、准确,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3.客观性原则。
试题内容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反映高等教育学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试题的题型、难度比例适当,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考生的学习水平。
4.基础性原则。
重点考查考生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及分析、判断、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的能力。考试目标分了解、理解、运用三个知识和能力水平层次。杜绝偏题、怪题。
5.公平性原则。
面向全体考生,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考生的实际,避免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民族、性别等背景差异对考生正常答题的影响。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6.人文性原则。
全面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考生答题的心理需求,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在试卷中合理设置相关提示,帮助考生正常发挥,给予考生人文关怀。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水平层次说明
《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要求由低到高依次是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次,高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包含低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
1.了解水平。
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初步认识。了解相关概念的定义、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内容及相关事实。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描述、说出、简述等。
2.理解水平。
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或用与原先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能对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进行解释、说明或概括。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理解、说明、表达、推测、判断、辨析、比较等。
3.运用水平。
能运用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与知识,合理解读、分析、推断、预测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正确阐释具体教育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与影响,提出解决高等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案。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使用、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1.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概述。
(1)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了解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知道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2)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特点。
简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说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3)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高等教育学哲学层面的研究方法。了解高等教育学一般科学层面的研究方法。理解高等教育学具体的研究方法。
(4)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要求。
了解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要求。
(5)高等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理解高等教育的概念。说明高等教育的特征。
(6)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理解国外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7)高等教育的目的。
理解高等教育目的的概念。说明高等教育目的的功能。描述高等教育目的的类型。说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
2.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职能。
(1)高等教育的功能。
掌握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掌握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2)高等学校的职能。
掌握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及其历史发展。掌握高等学校职能之间的关系。
3.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
(1)高等学校的学科。
理解学科的含义。了解学科的分类标准。掌握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高等学校的专业。
理解专业的含义及与学科的关系。掌握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内容。描述我国高等学校专业改革的趋势。
(3)高等学校的课程。
理解高等学校课程的含义、表现与特点。掌握高等学校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描述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普遍趋势。
4.高等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1)高等学校的教师。
理解高等学校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性。理解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及其冲突与协调策略。掌握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内容与策略。说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与方法。掌握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与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2)高等学校的学生。
简述高等学校学生的生理特征。简述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
(3)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掌握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掌握构建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策略。
5.高等学校的教学(上)。
(1)高等学校教学概述。
理解高等学校教学的概念。说明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掌握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了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
理解高等学校教学原则的含义。了解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规律。能在高等学校教学中有效运用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启发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原则、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
(3)高等学校的教学形式。
掌握高等学校的教学形式。掌握备课的内容与要求,掌握上课的基本要求,掌握说课的内容与要求。了解高等学校的“互联网+”教学。
6.高等学校的教学(下)。
(1)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
掌握课堂教学的方法。掌握现场教学的方法。掌握自学指导的方法。掌握科研训练的方法。掌握“互联网+”的方法。
(2)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
理解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含义。理解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功能。了解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要素。掌握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类型。了解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一般程序。理解高等学校外部教学质量评价。掌握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掌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与评定。
(3)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
理解学年制与学分制。描述高等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7.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科学和科学研究的概念。说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了解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作用。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和原则。
说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掌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说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掌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高等学校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科研成果的表述。
掌握高等学校科研课题的申报。说明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的表述。
8.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
(1)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概述。
了解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历史发展。掌握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特点。了解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
(2)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说明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内容。掌握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形式。理解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新变化。
(3)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管理。
掌握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原则。理解政府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理解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活动的自我管理。
9.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描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
(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描述我国高等教育总体的发展趋势。描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发展趋势。描述我国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1.题型与分值。
题 型 |
题 量 |
分 值 |
单项选择题 |
15 |
15 |
多项选择题 |
10 |
20 |
辨析题 |
4 |
24 |
简答题 |
3 |
18 |
论述题 |
1 |
10 |
材料分析题 |
1 |
13 |
2.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模块 |
分 值 |
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概述 |
约6-10 |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职能 |
约13-17 |
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 |
约8-12 |
高等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
约13-17 |
高等学校的教学 |
约20-24 |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
约10-14 |
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 |
约10-14 |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约4-8 |
3.不同难度试题分数比例。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6∶3∶1。
4.不同水平层次分数比例。
了解约占30%,理解约占40%,运用约占30%。
五、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
【例】高等学校教师的首要角色是( )
A.评价者 B.管理者
C.开发者 D.教育者
考查目的:了解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
解析:处在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每一位社会成员需要同时扮演多重角色。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取决于他们的工作特征和社会地位。高等学校教师最首要的角色是教育者。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在高等学校产生之初,高等学校教师就已开始承担着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育者角色是最早出现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角色。作为教育者,高校教师就是要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此题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选对一个选项给0.5分。每小题2分)
【例】高等学校的职能包括( )
A.培养人才 B.发展科学
C.服务社会 D.优化生态
考查目的:了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
解析: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高等学校在社会发展中应该履行的职责和应该发挥的作用,它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三者依次产生、逐渐成型、不断发展。此题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ABC
评分标准:
得分 |
答题情况 |
2分 |
ABC |
1分 |
只选AB;只选AC;只选BC |
0.5分 |
只选A;只选B;只选C |
0分 |
错选、多选或未选 |
(三)辨析题(先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然后简要说明理由,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例】可行性原则是高等学校科研选题的最基本原则。
考查目的:理解高校教师科研课题选题的基本原则。
解析:高等学校科研选题的原则有价值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研究价值,新颖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创新,可行性原则是指选题时要考虑研究实现的可能性。其中,价值性原则是高等学校科研选题的最基本原则。在申报课题时,首先应思考所选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选题,应满足方向性、需要性、推广性三个方面的要求。选题的方向性是指选题必须遵循所研究领域的基本发展规律,促进科学不断向前发展,使研究产生正向价值。选题的需要性是指选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着眼于社会实践或科学发展的需要,使科学研究产生实践价值或理论价值。选题的推广性是指选题应从所研究领域中最普遍最重要的问题入手,以便研究成果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研究产生的价值效益最大化。本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错误。高等学校科研选题的原则有价值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是高等学校科研选题的最基本原则。
(四)简答题
【例】简述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考查目的:了解前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解析:技术化时代,技术对人类生活多方面的影响,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高等教育也一样受到信息化潮流的影响与渗透。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已经真正为高等教育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所采用,并对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二是大规模在线课堂的兴起。慕课是英文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音译,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意思,慕课的出现再次引发人们对在线教育的热切关注。三是多途径师生互动模式的创设。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走向普及化,推动了大学师生互动的变革,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以外,当下大学师生使用最多的互动方式包括邮件交流、在线论坛、虚拟社区、在线聊天工具(QQ、微信)等。本题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要点:(1)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遍应用。(2)大规模在线课堂的兴起。(3)多途径师生互动模式的创设。
(五)论述题
【例】联系实际说明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考查目的:掌握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解析: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1)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传授知识,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上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2)提高个人能力。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3)培养完整人格。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对完善个人人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信念以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促进人格自由发展等起着巨大的作用。本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要点:(1)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2)提高个人能
力。(3)培养完整人格。
联系实际展开适当论述(略)
(六)材料分析题(仔细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例】周二下午是教科院教师每周一次的教研室集体学习时间,教育系李主任正在组织教师开展“教育学”备课研讨会。
王老师:新学期使用全国统一的“马工程”教材《教育学》,一方面质量更有保障,另一方面新教材的体例与以前版本不尽相同,我们要弄懂它的基本思想,吃透它的目标体系与重难点。此外,考虑到我们区域性大学的特点,还需要补充些学习材料,多看一两本教学参考书。
冯老师:这门课程的学生都是师范专业学生,但是他们今后从教的学段还是有很大区别。教科院的学生一部分是小学教育专业,主要在小学任教;一部分是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在幼儿园任教;教科院之外的学生基本都是到中学任教。任教不同班级的老师应当充分考虑他们今后的需求。
胡老师:不光要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不同学院学生怎么学的问题也是重点。我任教过几个学院的“教育学”课程,发现在教科院采用的讲授法、研讨法等在音乐舞蹈学院和体育学院不太受欢迎,他们喜欢互动多一点、案例多一点的教法。
这时,林老师说道:“我有个疑问,网上有现成的‘教育学’课程PPT和教案,我们如何对待这类备课资源?”
林老师话音刚落,老师们就他的提问纷纷发言……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中的教师是从哪几个方面开展备课工作的?
(2)请从备课的角度回答林老师的疑问,并阐述理由。
考查目的:掌握备课的内容和方法,能结合材料和自己教学实际分析说明备课的相关问题以及具有解决教学实践中备课存在问题的能力。
解析:高校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高校教师的备课,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般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通过钻研教学大纲,了解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为了掌握教材,教师还要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不断积累资料。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对一定学科的有关的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既要了解班级(年级)的一般情况,又要了解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选择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决定选用什么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准备有关的教具、课件,并设计学法指导,等等。材料中的教师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三方面开展备课工作,网上现成的‘教育学’课程PPT和教案可成为教师备课的参考,但不能直接套用。本题第1小题属于应用层次,较难题;第2 小题属于应用层次,较难题。
答案要点:(1)上述材料中的教师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三方面开展备课工作。适当结合材料阐述。
(2)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中选择两个或以上角度作答,并阐述理由。
广西壮族广西招生考试院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