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2022年版)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一)考试性质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针对高等学校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实行的一项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对规范高等学校教师任用标准,促进高等学校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和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组织领导、广西壮族广西招生考试院负责实施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考试结果将成为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
(二)考试目的
通过本学科的考试,考查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申请人对学和教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对高等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同时,促使申请人树立科学的教育心理观,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养。
二、命题依据和原则
(一)命题依据
根据此《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参考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材《高等教育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年 6月第 1 版),结合广西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反映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引导考生做好职前准备,充分发挥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导向作用,并促进考生学习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养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养。
2.科学性原则。
符合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遵循考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选用素材紧密联系高校教师工作实际;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语言表述规范、准确,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3.客观性原则。
试题内容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 反映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试题的题型、难度比例适当,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考生的学习水平。
4.基础性原则。
重点考查考生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目标分了解、理解、运用三个知识和能力水平层次,杜绝偏题、怪题。
5.公平性原则。
面向全体考生,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考生的实际,避免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民族、性别等背景差异对考生正常答题的影响。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6.人文性原则。
全面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考生答题的心理需求,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在试卷中合理设置相关提示,帮助考生正常发挥,给予考生人文关怀。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水平层次说明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要求由低到高依次是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次,高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包含低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
1.了解水平。
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初步认识,记住相关概念的定义、基本理论的内容、有关原理的基本观点及相关事实。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说出、识记、比较、简述等。
2.理解水平。
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或用与原先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阐述所学的内容,能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进行解释、说明或概括。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理解、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判断等。
3.运用水平。
要求具备运用所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高校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能对教育心理现象进行推断和预测,正确阐释具体的教育心理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及影响;学会解读、分析高等教育心理现象并懂得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使用、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1.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概述。
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常用的研究方法;知道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教育心理学概述。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性质以及研究的内容;知道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3)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理解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对新入职高校教师的意义;学会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方法。
2.大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1)大学生认知的特点。
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理解大学生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认知发展的特点;理解智力的定义;了解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学会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掌握大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以及大学生智力的培养方法。
(2)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
理解认知风格的含义;掌握认知风格的类型及对学习的影响。
(3)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掌握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理解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学会运用培养大学生良好学习适应的方法。
3.大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
(1)人格概述。
理解人格的含义及特征;了解人格结构;掌握气质和性格的定义及类型;掌握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2)大学生人格发展。
理解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掌握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定义及发展特点;了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含义及结构;掌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发展特点。
(3)大学生人格教育。
理解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了解健康人格的标准;掌握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
4.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1)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解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定义;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原则、内容;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类型与辅导方法。
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类型;学会运用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和常用方法。
5.学习及学习理论。
(1)学习概述。
理解学习的定义及分类。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理解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了解苛勒的顿悟说;了解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理解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理解罗杰斯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了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理解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6.不同类型的学习与教学。
(1)知识的学习。
了解知识的分类;理解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2)学习策略的学习。
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掌握学习策略的分类;了解学习策略的教学;掌握培养大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方法。
(3)品德的学习。
理解品德的概念与心理结构;掌握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掌握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和规律;理解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学会运用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
7.大学生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概述。
理解动机和学习动机的定义及分类;学会运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理解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主要心理成分的观点。
(2)学习动机的理论。
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理解成就动机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了解强化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
(3)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会运用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方法。
8.高校课堂管理心理。
(1)课堂管理概述。
了解课堂管理的概念;了解课堂问题行为与良好学习行为的含义;理解高校课堂管理的目标;了解高校课堂管理的功能。
(2)高校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
学会运用预防高校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掌握树立教师权威的方法;掌握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掌握教师的领导方式与课堂管理心理气氛间的关系。
(3)高校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
掌握高校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方法。
9.高校教师的职业心理发展。
(1)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
理解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类型;掌握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过程;理解教师职业角色的作用。
(2)高校教师的基本心理素养。
理解教师职业理想的特点和教师职业价值观;掌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具体内容。
(3)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
了解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理解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理解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比较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差异;掌握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途径;学会运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10.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及心理调适。
(1)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概述。
了解压力、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定义;理解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源;理解工作压力对高校教师的影响。
(2)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下的不良反应。
了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下不良的生理反应;理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下不良的心理反应和不良行为反应;掌握职业倦怠的定义及心理成分。
(3)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常用调适方法。
理解不合理认知的类型和特征,掌握改变非理性认知的方法;理解常见的自我防御方式;掌握行为调控法。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全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二)试卷结构
1.题型与分值。
题型 |
题量 |
分值 |
单项选择题 |
16 |
16 |
多项选择题 |
10 |
20 |
辨析题 |
4 |
24 |
简答题 |
2 |
16 |
论述题 |
1 |
12 |
材料分析题 |
1 |
12 |
2.内容结构。
模块 |
考试内容 |
分值 |
|
一、概论 |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 |
约5分 |
约5分 |
二、学生心理 |
大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
约12分 |
约35分 |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 |
约12分 |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
约11分 |
||
三、学习心理 |
学习及学习理论 |
约10分 |
约32分 |
不同类型的学习与教学 |
约10分 |
||
大学生学习动机 |
约12分 |
||
四、课堂管理心理 |
高校课堂管理心理 |
约8分 |
约8分 |
五、教师心理 |
高校教师的职业心理发展 |
约10分 |
约20分 |
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及心理调适 |
约10分 |
3.不同难度试题分数比例。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 6∶3∶1。
4.不同水平层次分数比例。
了解约占 20%,理解约占 40%,运用约占 40%。
五、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
【例】张磊是一个性情急躁、争强好胜的人,做事喜欢尽快完成,时间紧迫感强。他的这些行为表现表明他的性格属于
A.D型性格 B.C型性格
C.B型性格 D.A型性格
考查目的:掌握性格的定义及类型。
解析:性格是人们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是人格的核心部分。性格类型是指在某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常见的性格分类有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外向型和内向型,独立型和顺从型,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等。其中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是根据人们的匆忙感、紧迫感和好胜心等特点来划分的。而A型性格的人性情急躁、缺乏耐心,他们的成就欲高、上进心强、做事认真,时间紧迫感强,喜欢竞争、好斗、好胜……
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此题属于掌握层次,容易题。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选对一个选项给0.5分。每小题2分)
【例】树立教师权威的方法有
A. 主动为课堂设定好的基调
B.向学生明确地传达教师的期望
C.确定课堂活动流程
D.实施严厉的惩罚
考查目的:掌握树立教师权威的方法。
解析:教师权威是指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有无影响力或影响力大小对课堂管理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树立权威,并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影响力。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树立权威,主动发挥教师权威的积极作用。(1)主动为课堂设定好的基调;(2)向学生明确地传达教师的期望;(3)确定课堂活动流程。因此,选项ABC是正确的。此题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BC
评分标准:
得分 |
答题情况 |
2 分 |
ABC |
1 分 |
只选 AB;只选AC; 只选 BC |
0.5 分 |
只选 A; 只选B ; 只选 C |
0 分 |
错选、多选或未选 |
(三)辨析题(先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然后简要说明理由,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例】自我防御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
考查目的:理解常见的自我防御方式。
解析:自我防御是指教师以潜意识伪造或曲解现实来应对压力,使自我免受危害,保持自我和谐统一的过程。自我防御是心理分析疗法中的自我调节方式之一。常见的自我防御方式有压抑、否定、合理化、投射、升华、认同和幽默等。由此可见,自我防御方式并非都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其中也有积极的应对方式,如升华、幽默,还能利用自我防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体的压力。因此,该说法是错误的。此题属于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要点:错误。自我防御是指个体以潜意识伪装或曲解现实来应对压力,使自我免受危害,保持自我和谐统一的过程。利用自我防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因此,自我防御机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简答题
【例】简述大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考查目的:掌握大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解析:一般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综合,其核心能力是思维力。大学生智力发展的各个方面,已达到一个较成熟的水平。表现在他们的智力发展已经进入最佳状态,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专业能力不断发展,其社会智力的水平也不断提高。此题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要点:
(1)智力发展已经进入最佳状态;
(2)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3)专业能力不断发展;
(4)社会智力的水平不断提高。
(五)论述题
【例】联系实际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
考查目的: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解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规定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可以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途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两个方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包括学科教学渗透、学生管理渗透、课外活动渗透和环境优化渗透等四个方面。此题属于掌握层次,容易题。
答案要点:
(1)学科教学渗透。
学科教学渗透主要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学科内容影响、教学方式影响来实现。
(2)学生管理渗透。
学校各部门对学生的管理都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其中班主任、辅导员是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管理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3)课外活动渗透。
高校要大力开展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要积极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
(4)环境优化渗透。
高校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六)材料分析题(仔细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例】大一新生与学长们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正在进行:
“学长们好!我是2021级新闻专业的秦枫,进入大学后,我觉得大学的学习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都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想请学长们分享一下你们的学习经验。”
“秦枫,学习需要讲究学习策略,比如我上课就采用康奈尔笔记法,把笔记分为主栏、提示栏和小结栏,……你也可以试试。”夏荷说。
“学习最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列提纲,画表格,绘制思维导图……”张冬梅说。
“一个人要成功,要多做重要不紧迫的事,为此,我们既要学会时间管理,也要学会设置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做好学习计划,还能对计划执行情况做及时的调整。我举个例子……”江海说。
“在学习中如果遇到问题经过自己思考后依然没有找到答案,我会主动向老师请教,也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周萍说。
请依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中的大学生分别采用了哪几类学习策略?
(2)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大学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考查目的:掌握学习策略的分类以及培养大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方法。
解析: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既可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一般认为,迈克卡等人对学习策略的构成和分类全面且合理,他们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每一种策略又包括若干具体的策略。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可以从(1)使大学生意识到学习策略的重要性;(2)侧重培养大学生元认知策略,懂得计划、管控自己的学习;(3)促进大学生积极地适时地选用有效的学习策略;(4)辅助大学生运用有效的资源管理策略等四方面进行。
此题属于掌握层次,较难题。
答案要点:
(1)材料中的大学生分别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①夏荷采用的是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
②张冬梅采用的是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
③江海采用的是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
④周萍采用的是资源管理策略中的学业求助策略。
(2)帮助大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方法有:
①要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②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懂得计划、管控自己的学习;
③促进学生积极地适时地选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④辅助学生运用有效的资源管理策略。
广西壮族广西招生考试院
2022年6月